趣,形声字。从走,与声。《说文》:“趣,疾也。”原义即疾速义。《望山》 1.20:“走趣事王。”睡虎地秦简《日书》870反:“疾趣出。”均用原义。引申指意趣、志趣、趣味等义。音读为qù。用为推动、督促、促使义读cù。用为趋向、奔赴、迎接义读为qū。用于“趣马” (周代掌管王马之官,即金文中之“走马)”读cǒu。那些音义均由原义引申出来,不事后裔为了表达语言的正确化做了一些读音区别罢了。趋、趣、骤、驺等字同源,皆“走”之辗转孳乳字和引申义声符加旁字或声符更旁字。金文假为选与之“与”。莒侯簋:“莒侯少子、𥝹乙孝孙丕巨趣(与)吉金。”《庄子·秋水》“吾辞受趣舍”,“趣”亦假做“与”。 [5]